欣元發文/報導內容

投資店面 選陽面 人潮錢潮多

2008-09-18

2008年07月15日蘋果日報


【林大正╱台北報導】住宅論樓層,店面看陰陽;同條大馬路看似熱鬧,兩側店面,處陽面邊人潮川流不息,另一邊卻冷清許多。陰陽面形成原因複雜,但不外乎以指標百貨或店面進駐、處於交通要站動線2大類;如忠孝復興館、和平東路三段遠企商圈都是陰陽分明的例子。


順著人流做生意是找店面不變的鐵則;而人潮多寡對租金與增值空間具影響力。欣元商仲總經理焦文華舉例,博愛路一帶有知名相機與服飾街,到了城中市場旁人潮較多,特別是衡陽路至武昌街路段,單號店面月租金30~50萬元,幾乎是雙號的2倍。


由於博愛路一帶的店面多為舊透天型態,且為老地主持有,不論單雙號,目前市值多逾億元,焦文華指出,以透天店面來說,單號大約1.2~1.5億元;雙號平均也有1~1.2億元。


忠孝復興界線分明


陽面多處人潮動線上,生意好做,租金高,較具增值空間。因為陰陽面決定小環境租金與售價,焦文華建議投資客,挑店面宜先留意其陰陽面,再決定個別店面是否投資。

陰陽效應同樣呈現在忠孝東路三段的SOGO復興館。2006年底開幕後,館址所在的雙號南側成人潮聚集之處,連帶使旁邊準備都更的連棟公寓店面租金上揚;但隔條分隔島,對面單號愈往西側人潮愈少,顯得愈冷清。


焦文華表示,過去忠孝復興站的陰陽面以東西側,也就是以復興南路為中心,東側的SOGO忠孝館(忠孝東路四段)為陽面,西側越過復興南路(忠孝東路三段)就較冷清;隨SOGO復興館開幕,人潮隨捷運站可自由穿梭,現在西側反而是南熱北冷。


 摘自970715蘋果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