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新聞內容

五行業6.6萬人 扮洗錢守門員

五行業6.6萬人 扮洗錢守門員


五行業6.6萬人 扮洗錢守門員



記者蘇秀慧/台北報導



全新洗錢防制法周三(28日)上路,非金融業不動產經紀業、地政士、律師、會計師和公證人五大行業,合計6.6萬人首次納入防制洗錢體系,將扮演守門員角色,不但要審查客戶、保存交易紀錄,還負有大額或可疑交易通報義務。



這五大行業、6.6萬人必須眼觀四方、耳聽八方。認識客戶(KYC)是第一要務,除了掌握每筆買賣交易的實質受益人外,還要緊盯高知名度的政治人物。



新版洗錢防制法本周三施行後,這五大行業、6.6萬人受到的衝擊也最大。



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長周建宏認為,以資誠等國際型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來說,因為配合全球的作法,內規早有規定,影響有限,但對一般、甚至個人的會計師事務所衝擊非常大。



周建宏表示,以資誠的經驗,剛開始推動時,要求客戶提供最終受益人(指實際掌控該家機構的自然人) 等更詳細的資料時,確實會被「罵到臭頭」,但反洗錢是全球的趨勢,擋也擋不住。



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執行秘書柯宜汾強調,已要求五大行業的主管機關儘速完成各業別標準作業流程(SOP)的指引或範本,及協助各公會成立諮詢小組,未來將按季檢討,以降低對五大行業的衝擊。



根據新制,違反相關規定的非金融事業或人員處新台幣5萬元以上、100萬元以下罰鍰。



五大行業的主管機關已分別訂定了應向調查局申報的可疑交易樣態。以會計師來說,有八種樣態,包含:交易金額與客戶或其實質受益人的身分、收入顯不相當;客戶要求多次或連續以略低新台幣50萬元交易;直接資金來源交代不清。



重大刑事案件涉案人要求立即買賣不動產或事業體;客戶為恐怖分子或團體;交易金額疑似與恐怖活動有關;客戶準備或進行設立公司、營運或管理服務交易,事由顯不屬實;委託關係結束後,發現客戶否認該委託、無該客戶存在或該客戶係被他人所冒用。



摘自2017/06/26 經濟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