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新聞內容

實體分行吃癟 渣打裁7家分行


實體分行吃癟 渣打裁7家分行



黃琮淵/台北報導



外商銀行中分行家數最多的渣打銀行,4月起一口氣裁掉7間分行,是外銀在台單次最大關行規模,連最具指標的前竹商銀營業部都難逃此劫。



渣打銀行宣布,4月起陸續關閉五福、會稽、通霄、神岡、中央、新莊及中和等7家分行,對外說法是「分行整合」,不過這也是渣打併購竹商銀以來,首次大規模裁撤分行。



在此之前,花旗、匯豐兩家外銀,已先後啟動瘦身,3月起分別裁撤旗下各4家分行,其中有5家位於大台北地區,包括花旗中和與樹林分行,匯豐的信義、永和及新莊分行,裁撤後相關業務由鄰近分行承接。



渣打2006年併購竹商銀,是外資首宗併購國銀案,也掀起外銀搶買國銀風潮,隨後有花旗併購僑銀,澳盛、匯豐及星展也分別從金融重建基金手上標得東企、中華及寶華。



原本以為可大展拳腳,但隨即的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,打亂外銀盤算。渣打當初合併竹商銀,喊出台北與新竹「雙核心」,維持營業部設在新竹,希望兼顧財富管理與中小企業業務,但仍水土不服,今年1月悄悄地將營業部搬回台北,原營業部改名為中央分行,撐不到1年就關門大吉。



竹商銀主管說,渣打併購竹商銀後,有心借重竹商銀的中小企業優勢,但畢竟「小廟容不下大佛」,文化差異太大,外銀很難像國銀扎根當地,結果竹商銀死忠客戶跑光,連昔日的總行營業部都守不住。



外銀主管坦言,各外銀當年要的是台灣的分行執照,才會前仆後繼狂買銀行,但隨Bank3.0狂潮來襲,實體分行不再吃香,也到了該檢討據點的時候,外銀會否走回專做財管的「個位數分行」時代,已是未知數。



摘自2016/04/06 中國時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