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老重建新聞內容

新聞分析-危老重建 政府部會應領頭

2019-03-20

新聞分析-危老重建 政府部會應領頭
文/朱漢崙
除了鼓勵公股行庫以轄下的老舊行舍土地點火發動重建、都更,其實政府各部會轄下需要重建的房產量並不亞於公股行庫,各大部會只要盤點各自房產的「屋齡」,就會知道有許多已屆齡50年以上,早就該改建,但目前除了財政部,迄今未見其他部會有發動改建計畫。
這種情況,除了在地震時,處在「危樓」的這些公務員因此東搖西晃,心裡發毛,真正能夠發揮帶動效果的政府部會大面積土地,對於想推動老危重建、大面積都更等政策,更形同自廢武功。
倘若政府要對現有的部會大樓發動重建,或結合鄰近土地來作都更開發,就需要有所謂的「中繼站」,目前「華光地區」不論在面積,或是地理位置上,均可充分扮演好「備援」角色,其實可以多方面的運用預定被打造為「金融特區」的華光特區基地。
所謂中繼站,意指在老舊建物拆除、重建時期,先讓該老舊建物的所有者或使用者,先遷入該作為中繼站的建物,以讓執行重建或都更的原老舊建物使用人,能繼續營運不中斷,而現在不論是財政部,包括台北市政府所推動危老重建,均以華光地區作為重要「中繼站」。
除了財政部在進行本部大樓重建時,擬在華光特區選出一塊土地作為誘因來搭配招商,台北市政府現在要拆除南門、東門兩個老市場重建,也已向財政部國產署承租華光特區的特二基地,把這些市場商戶先遷至華光特區安置,可看出華光特區資源可作多元化運用、創造更多價值的潛力。
市容翻新不能只靠民間,政院包括旗下部會更責無旁貸,且包括財政部、經濟部、央行等總部大樓建物,其實都超過50年,比起行庫的行舍,這些建物歷史更悠久,也更有重建的必要,政院也應該率各大部會動起來,發動更有規模、更有規劃的都更甚至市容更新方案。
摘自2019年01月17日 工商時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