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新聞內容

錢進商用不動產 攻守兼備

2021-09-09

錢進商用不動產 攻守兼備

記者趙翊君/台北報導

熱錢湧入,台商回流、股市大漲、壽險獵樓等資金效應,不僅造成房市發酵,原物料飆漲,更讓通膨議題再度受到關注,也加速高資產族群提前思考資產布局。

專家分析,把握住初升段區域的商用不動產標的,收益空間相較其它實體資產更為穩健,而台灣在製造、電子、科技產業基本面有撐,外加疫情影響國內線上線下消費模式更迭,因此在面對通膨如臨大敵前,廠辦、商辦是所有商用不動產中的焦點。

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增2.36%,為今年第三度突破2%通膨警戒線;美國7CPI年增5.4%,創下20年來新高,也顯示當前全球在疫情與經濟間拉扯,通貨膨脹的問題逐漸浮出檯面。

八大資金效應 推升物價

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公司總經理張欣民表示,從遞延性剛需買盤、投資、定存、股市、台商回流、台幣升值帶動的海外熱錢、港資及壽險等八大資金效應,以及原物料上漲各個面向綜合剖析,評估此波應為階段性良性通膨,但動輒二至三年的通膨期宛如「溫水煮青蛙」,面對物價節節高升,依然使市場「很有感」,呼籲不論是一般民眾、高資產族群或企業,都應盡早為資產作規劃。

張欣民指出,通膨壓力增大,且在低利率、游資豐的利多環境下,將資金轉往不動產配置將是不錯的選擇。

台商持續回流 交易增溫

張欣民觀察十年間的房價指數漲幅,全台漲了七成多,高資產族群對資產做前瞻性規畫,消極投資求保值、積極投資求增值,豪宅、店面等雖然皆具保值效益,但商辦、廠辦更具有長期穩定收租效益空間更大,隨5月中旬疫情爆發,百貨、零售店面與旅館市場飽受衝擊,相形之下商辦和廠辦就被視為疫情後的抗通膨利器。

從產業面看,自美中貿易戰、再到疫情影響產業鏈重組等因素,都持續在帶動台商企業回流,根據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今年14月的統計,目前投資台灣回流金額已突破1.2兆元。

再從商辦市場觀察,據商仲統計,今年第2季北市商辦空置率僅3.7%,內科整體空置率約5.45%,空置率處於相對低點,受高成本、低供給影響,迫使有需求的企業重新思考辦公空間的搬遷計畫,身為雙北產業第一環的汐止,遂成為廠辦交易的最大黑馬。

張欣民說明,這股外溢效應將會持續,以雙北的產業聚落來看,內湖科學園區趨近飽和後,從內湖科學園區延伸,往北有北投士林科學園區,往東串接南港經貿園區,再延伸至新北的汐止科學園區,均為目前商、廠辦的熱門區域。

以雙北而言,企業尋找門面、總部效益兼具的據點,一般多會往北市七大商圈、汐止、南港及內科獵樓。他強調,「員工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,只要交通機能完善,就有望吸引人才。

汐止不僅周邊交通發達,國道1號、3號、環東大道等聯外道路多,捷運民生汐止線也指日可待,該區生活機能也完善,且新台五路的遠雄廣場商圈、科學園區及商辦聚落帶來不少就業機會,除交通路網發達、生活機能完整,該區商辦均價較南港、內科更具吸引力,租報率穩定,是雙北商用不動產的升溫區。

摘自2021-09-09 經濟日報


相關連結